Wednesday, January 30, 2008

PHOTOS ARE FROM BBC NEWS

"A species of hummingbird makes a chirping noise with its tail feathers, not its throat, a study using high-speed video has suggested." quoted from BBC NEWS
"Multi-frame image showing the pattern of a male Anna's hummingbird's dive. As it pulls out of the dive, it spreads its tail feathers, which produces the loud chirping sound." quoted from BBC NEWS
_____

當初申請牛津時,在CV上我寫過這樣一句話:進此系的主要目標有二。一是習得研究方法,二是將理論付諸實際。

第一點我正在兢兢業業地努力,第二點讓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。

許多優秀的學者提出了令人讚嘆(抑或爭議)的研究結論,若不經推行、不受教育界注目,往往就在期刊上曇花一現,難以應用在實際教學,殘念。

今天在課堂上我問教授,得知短期記憶反應正向學習成就的意義何在?如何應用?其實這麼問很不負責的,我應當回去先找找資料再提問,也許已經有學者提出見解。但我就耐不住好奇,先發聲。教授答的耐人尋味:大抵是說從理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研究結果是有正向意義,也許應用在現實有一定難度,但非不可能之事。

困擾我一時的人生規劃在此時有了正解:原來我想要做的是將理論和實物銜接的橋樑!

說真格,我無法像許多研究生悶頭就栽進研究室從早到晚;我希望自己三十五歲時有家、有車、有小孩、有存款;當然我也期許自己成為一名專業人士,對這社會有所貢獻。是故,我無法想像花了數百萬念了博士,不時還得說服自己的生存價值。

你說,在烈陽下拍鋒鳥,窩在研究室研究聲納,歡欣鼓舞地提出報告:喔~原來蜂鳥的叫生來自尾翼羽毛非喉嚨。然後呢?辛苦做出的結論只能當作科技新知放在新聞版面,學者的研究應該可以有更務實的實踐。如,用電腦模擬路程應用在飛彈彈程設計。

我並非對念博士嗤之以鼻。反之,我佩服踏上學術之路的人們:高等智慧的產值來自於他們。我有一位學姊現在正在念博士班,她做的東西對腦傷的病人有很大的幫助。

我只是還不願意走那麼遠去幫助別人,眼前就有機會:和不知死活的小鬼頭奮戰。至於念博士,等我覺得是時候再說吧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