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September 18, 2008

ABOUT LANGUAGE LEARNING
語言學習

Source: MORIZA

據我的觀察,能將第二語學好的人,除了要有資質、對該語言有高度興趣、且要持續不斷努力充實自己。

在牛津唸書,身邊的同學多半屬於這一類。(What a shame!我連邊都沾不上:-P)

而我比較感興趣的,是一些奇人:在沒有優勢的環境下,還能說五六種語言的人。

所謂優勢環境,是指父母本身的語言(爸媽的母語不同)、教育環境(平平在台灣唸書:台北美國學校、私立康橋雙語學校、一班普通用中文教學的學校所教育出孩子的語言能力自是不同)、生活環境(在歐洲,三不不時可以買便宜機票到鄰國度個假順便練練第二外語)。

最近,我又發現一個奇人:Mike。他是補習班老師,但他的教學法似乎很不同。他的教學理論依據其實非常的科學,而他本身會說二十種語言(這裡有他的現身所法)。可惜,他的網站是針對英語教學,我真想花錢加入會員,看看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?那一套系統可以讓我學會日語、韓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、德語嗎?我不貪心要學二十種語言,五種就好了。

其實,我個人倒是很能認同成寒的語言學習理念。她認為語言學習是要循序漸進的,你的程度在哪,就從哪邊開始;這很符合Krasen的i+1理論。此外,她認為教材的選擇必須多元化,盡量貼近真實語料。所以,電視影集、廣播、新聞、雜誌、經典名著等都是不可放過的。

還是很好奇Mike到底是怎麼學語言?他又是如何教英文?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