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December 28, 2008


話說,從中國回來也將近一個月了!懶散的我,遲遲不po新遊記,罪過罪過。

現在想想,殘留在我腦海中的“新中國“很是模糊;我倒忘不了北京澄澈的藍天、襯著冷冽的空氣,舒服!

攝於北京胡同的巷弄內

在中國的兩個禮拜,我待在崑山,去了蘇州、杭州、上海、以及北京等著名景點;文化的衝擊也讓我澄清了過去對中國的偏見。

其中一大偏見:中國的廁所有門否?
有!而且,觀光名勝的公廁基本上都算乾淨,有些地方甚至是大理石地板,不實有阿桑在打掃。只是,許多中國人沒有習慣鎖門,同行的親戚不小心開了幾次門,撞見有人正在脫褲子;被誤闖的人通常不生氣,還怡然自得地跟隔壁朋友聊天。

唯一一次見識到“傳說中“沒門的茅廁是在崑山市區裡的小市場。

該市場內大白天開著少數盞日光燈,空氣不流通,擺滿著黑心貨,喔不,是看似劣質的中國貨。一家攤販的老闆娘好心帶著尿急的堂妹去茅廁,堂妹廁所沒上,卻像發現新大陸般跟我說:見到了!見到了沒門的廁所(現在想想,我們還真像鄉巴佬。)

該怎麼形容?還沒到門口,老遠就聞到強烈的阿摩尼亞;門口一探,老老少少在等待上廁所的長長人龍前,脫褲、小(大)解、穿褲;碰到熟人還得打個招呼聊上幾句,忙的勒!

無圖為證,但我相信,就算有,你們一定不會想看。

中國為了在北京奧運展現國力,硬軟體都下了不少工夫。只是,投入大筆資金的硬體建築,光靠不算驚人的遊客人數,是無法回本的。開放觀光,賺取門票費,的確是彌補資金虧損、細水長流的好方案。

忍不住的雀躍:到鳥巢去!

這吉祥物叫啥?管他的,依樣畫蘆照張相片。

到了北京故宮(aka:紫禁城),忍不住澎湃、讚嘆:因為建築材料是高檔的木材,數百年來宮殿無一處被蟲蛀毀,奇。導遊說,來北京故宮要看建築,而故宮的精品收藏卻都在台北故宮。至於這段歷史恩怨情仇,就不在此贅述了。我最後告訴導遊:遊故宮比凡爾賽宮有趣的多了!

故宮一角


在台灣看大陸劇,“正大光明“的匾額常見;我總算親眼瞧見了。

紫禁城,究竟有多少悲歡離愁的故事在此上演?

太和殿前的石雕,是用一整塊完整的石頭雕砌而成。

銅獅

紫禁城開放的部份還不到三分之一,但我仍只走馬看花。一方面遊客太多,二方面時間有限。我只好到禮品部買DVD大全,回家慢慢將故宮了解透徹。

停留在北京四天,除了鳥巢、水立方、紫禁城,我也走訪了頤和園、天壇、萬里長城、去當地胡同人家坐坐。只能說,北京這新舊交替的城市,正合我的胃口,我很期待有朝一日再來深度旅遊。

喔,對了!有人問,全聚德到底好不好吃?

不少旅遊書直指,全聚德的服務較差,餐盤還是可即丟棄的塑膠盤碗,忙時,不見師父出來表演切鴨。而這些問題,我個人是沒經歷過的:因為我沒吃過其他家,全聚德烤鴨好不好吃?無從比較;我用餐時,餐碗盤是一般的瓷碗;而送上烤鴨前,師父是很認真地為我們切鴨片!

全聚德烤鴨

最後,我還發現我的愛人,居然在對岸包二奶,還出錢讓她開一家水果店。我沒有冤枉人,我可是有證據在手:see~


崑山市區:志文水果大賣場

氣人啊(捶心肝)。大陸行的流水帳先在此收手,讓我捲起袖子找人算帳去、、、。

No comments: